6月8日晚,在汕尾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海豐縣主會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豐麒麟舞表演吸引許多市民駐足觀看。
汕尾日報記者 陳茂辛 攝
互動頻頻的非遺講座、趣味十足的榫卯拼裝體驗、別開生面的非遺購物直播……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市各地舉辦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為公眾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充分彰顯了海陸豐歷史與文化的瑰麗交織,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文化傳承的種子在文化遺產的大放光彩間悄然種下。
講好非遺故事 強化活態傳承
6月8日上午,市文化館舉辦甲子金漆木雕技藝宣傳體驗活動,邀請汕尾甲子金漆木雕第四代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丁全進行授課,通過“講座+體驗”的形式,介紹非遺項目發展歷程,講解古建筑的歷史、種類、制作工藝、榫卯積木等知識,并現場帶領學員動手體驗榫卯積木拆拼過程。不少樂在其中的學員及家長表示,這樣有趣的活動既能提升個人的動手能力,也能切身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丁全表示,此次參加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是自己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的責任。他希望通過持續講好非遺故事、加強文化活動體驗弘揚汕尾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提升大眾的非遺保護意識,讓非遺真正“活”起來、“傳”出去。
有非遺研究學者認為,通過舉辦非遺項目體驗這類活動,可以使文化遺產在活態傳承中強化保護利用,更好地成為當代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點亮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聚焦節慶展演 讓傳統歷久彌新
熱鬧歡騰的麒麟舞、古樸典雅的正字戲、細膩優美的白字戲、靈動優美的錢鼓舞、悠揚動聽的客家山歌等節目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欣賞、歡呼鼓掌聲不斷……6月8日晚,由市、海豐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汕尾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在海豐縣天虹購物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召集了我市極具展示性的表演類非遺項目,邀請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快閃的形式向廣大群眾近距離展示。非遺展演的獨特風采渲染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亦提升了市民群眾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現場還設置了全市的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圖文展,讓市民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我市非遺項目。
此外,全市各縣(市、區)也結合端午假期積極組織開展分會場活動——海豐縣、陸豐市舉辦了多場稀有劇種線上非遺展演;陸河縣開展了“米龍添福 樂享非遺”擺米龍展示活動。端午前后,全市各地還舉行多場龍舟競賽歡慶節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文旅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探索電商賦能 助非遺向新而興
“歡迎大家進直播間關注汕尾的非遺和特色產品,按需下單!”6月8日上午,市文廣旅體局組織汕尾本地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商家到佛山市參加“武韻灣區 傳承美好”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主會場活動。活動邀請我市的網絡達人和戲劇演員作為非遺推薦官與非遺表演嘉賓參與2024廣東省第五屆非遺購物節云上集市,進行直播帶貨。
其間,戲劇演員陳嘉明在直播間為網友帶來了精彩的西秦戲演出,贏得了網友們的喜愛和點贊。網絡達人們則在平臺上進行直播帶貨,在聽完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和非遺故事后,網友們紛紛下單訂購直播間的“購物車”里列著的一件件獨具汕尾特色的非遺產品——海陸豐稀有戲劇臉譜擺件、土嘰咕、麒麟棋、麒麟掛件擺件。
同時,我市還組織泥塑(捷勝泥塑)、陸河擂茶、遮浪瑪仔制作技藝、麒麟舞四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和非遺產品負責人在佛山同步參與線下非遺逛大集活動,以實際行動帶汕尾非遺“走出去”,宣揚汕尾優秀傳統文化。
當天上午,我市還組織了本地5個具有代表性的非遺品牌電商在市文化館開設了5個直播間,參與廣東省第五屆非遺購物節,與省總直播間開展同步直播。5家電商主播在宣傳我市非遺過程中帶貨,銷售泥塑土嘰咕、麒麟舞獅、海陸豐稀有戲劇臉譜擺件等非遺文創產品及農特產品,以“非遺+電商”的形式拉近了非遺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借助網絡力量讓非遺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助推經濟發展。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恰逢端午節假期,從線上直播的精彩演出贏得了網友們的熱烈捧場,到線下展出的飲食、文化產品吸引現場觀眾駐足關注、欣賞品嘗,從非遺故事講座到非遺快閃表演,我市各地文化融合多產業發展的“非遺+”實踐在假期首日便掀起了陣陣熱潮。新時代的非遺結合多元活動不僅激發了消費新活力,還讓非遺傳播有了更加鮮活的表達,為文化傳承與創新孕育了更加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