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怎么過?去看賽龍舟!
端午節當天的品清湖畔,人潮涌動,威風凜凜的多艘龍舟停靠岸邊。在這個天然的避風港內,激動人心的“扒龍舟”活動如期而至。湖邊觀眾翹首以盼,湖上龍舟蓄勢待發。只聽一聲哨響,激昂的鑼鼓聲、號子聲、加油聲相繼響起,船槳翻起浪花,競渡龍舟爭先朝著目標前進,岸上的觀眾群情激昂,不時大喊“那條龍舟遙遙領先”、“那條龍舟后來居上”。當龍舟越過終點時大家齊聲喝彩歡呼。
于參賽選手而言,“扒龍舟”不僅是傳統民俗活動,還是一種為集體榮譽而比拼的體育競技。“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出水平,賽出風采”,大家在一年一度的龍舟賽中鼓足干勁、團結奮進,也在比賽中交流互動、增進情誼。
以“賽龍舟”作為其中一“點”,縱覽全市群眾體育發展,我市堅持多點發力,串珠成鏈,將體育賽事作為切入口,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扎實推動群眾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我市累計舉辦體育賽事活動超百場,覆蓋面廣,形式多樣。如:積極承辦了2023年省男子籃球聯賽(汕尾賽區)、省象棋協會2023年國際象棋項目棋士等級賽(汕尾賽區)、省青少年圍棋錦標賽、中國體育彩票全國象棋民間棋王爭霸賽廣東汕尾賽區、2023年國際鴿聯“洲際杯”國際公棚鴿王賽等國家級、省級體育賽事活動;成功舉辦了汕尾市第三屆職工運動會、2023年中國旅游日汕尾市百公里綠美騎行活動、汕尾市首屆迷你輪滑迷你馬拉松,指導舉辦了汕尾市第十九屆業余圍棋升段定級賽、首屆汕尾市網球年度積分賽、2023年汕尾市跆拳道精英賽、汕尾市首屆“顯達杯”國際象棋獎金賽等賽事活動。同時,我市穩步推進2023年汕尾市國民體質監測、2023年汕尾市《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等工作。
更為可喜的是,當前,我市舉辦徒步、騎行、夜跑等體育賽事已成常態。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市全民健身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提質增效,各類體育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體育場館建設、品牌賽事打造、體育產業發展、體育人才培養等工作開展如火如荼。據了解,我市通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推進鄉鎮(街道)配置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新需求,培育體育賽事消費新增長點。目前,東涌公園、陸河公園、市沙灘體育公園、市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室內綜合館等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處處可健身”的健身空間逐步顯現,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健身福利”。
體育帶給汕尾市民的,不只是強身健體。扎根鄉土,“文旅+體育”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成為人民群眾增強獲得感、幸福感的新載體。我市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探索“文旅體”融合發展新賽道。近年來,我市聚焦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突出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各項工作部署,秉承“宜融則融、能融盡融”,加快推動“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找準文化和旅游、體育工作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探索“文旅體”深度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的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為文化建設、旅游發展、體育創新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形成發展新優勢。
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文旅體”融合發展涌現無限生機。隨著各類賽事持續出圈,“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新時尚,文旅產業發展出現新契機。我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舉辦徒步、騎行等體育賽事,用好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及濕地、公園、海景等多種景觀設計比賽路線,讓參賽者“沉浸式”感受賽途的秀美風光,在運動中享受旅途樂趣,遇見綠美汕尾。
近年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體育賽事活動的輻射、引流和帶動效應成效初顯,“文旅體”發展實現新突破。2021年,在中國優秀旅游品牌推廣峰會上,汕尾被評為“中國濱海休閑旅游優秀目的地城市”。2022年,根據攜程網發布《中國國慶假期旅游報告》,汕尾上榜全國十大“本地游新銳目的地”。2023年,百度地圖聯合自然資源部陸表系統與人地關系重點實驗室發布《2022年度中國城市活力報告》,報告首次以中國300余個主要城市為研究對象,圍繞人口、交通、文旅、生活、產業5大方面,進行了“城市活力綜合指數”指標體系構建,《報告》顯示,汕尾入圍2022年度生活出行強度指數Top10城市。
前景廣闊,未來可期。我市將進一步夯實群眾體育發展基礎,積極探索“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把體育賽事辦成城市名片,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汕尾日報記者 許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