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 洪笳榮)國家級非遺劇種白字戲新編劇目《小民宋士杰》,在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4 年戲曲跨劇種移植改編優秀案例”后,于近日在海豐縣華大潤府廣場啟動首場惠民公演,為社區居民獻上了一場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思考的文化盛宴。
《小民宋士杰》由海豐縣白字戲藝術傳承中心于2023年攜手一級編劇范莎俠、一級導演吳茲明精心創排,并由一級演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吳佩錦擔綱主演。該劇講述了草民宋士杰扶危濟困、舍身告官的曲折經歷,塑造了一個以草根智慧挑戰強權、伸張正義的平民形象。
作為白字戲跨劇種移植改編的標桿之作,《小民宋士杰》脫胎于傳統經典劇目,在保留戲曲經典程式的基礎上,融入了當代視角對“法理與人情”的深刻思考。演出通過白字戲特有的“唱、做、念、打”表演體系的重新演繹,既保留了曲牌聯套的古樸唱腔,又借助創新的舞美燈光設計,讓古老劇種煥發出符合當代審美的藝術魅力。尤其在“公堂辯理”一場戲中,劇中宋士杰扮演者吳佩錦以一連串緊湊的念白和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將劇情推向高潮,贏得臺下觀眾陣陣喝彩。
“這次我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來看戲的。這部戲是非常經典的,也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一部好劇目。我已經看過兩三次,我很喜歡這部戲。”現場一名觀眾說。
吳佩錦介紹,《小民宋士杰》移植改編自中國京劇的優秀傳統劇目。白字戲劇團在改編過程中,特別將主角宋士杰改編為“老丑”行當來呈現表演,使戲劇效果更加生動、詼諧、有趣,豐富了劇情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