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我市各地街區在落實市委“百千萬工程”,建設便民生活圈,暢通經濟微循環等方面各顯奇招。市區鳳山街道借助咖啡消費熱潮進一步聚集人氣,引領消費“出圈”。
熱消費聚人氣推動商文旅融合發展

夜晚時分的咖啡店,成為了市區的一道風景線。
黃奕鋒 攝
“圍繞著年輕群體提供了咖啡消費服務,形成了城區一種消費新業態。”鳳山街道轄區約有40間主營咖啡的餐飲店,集中分布在鳳湖路、海濱大道、建設路等,主打“休閑、氛圍、情調、情懷”為特色,并延伸出“巴士公路”“一畝地”“椰樹園”等露天咖啡營地,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隨著露營消費、文化消費、時尚消費成為消費的新熱點,進一步推動“商、文、旅”消費融合發展,將有助于人氣聚起來、消費熱起來、市場火起來,引領消費“出圈”。

店家對咖啡進行“拉花” 。
咖啡“熱”度應運而生
身為舶來品的咖啡,近年來,正在成為新一代“國民飲料”,咖啡濃郁的香氣、醇厚的口感讓它圈了一大波粉,它是打工人的續命能量水,健身人的燃脂好拍檔。
此外,咖啡更具其他“功能”,一些人習慣在快節奏的工作中享受“慢”時光:在咖啡店點上一杯,慵懶地享受悠閑的慢時光;在辦公室喝一杯咖啡,調整好節奏,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周末節假日,咖啡店也是人流不斷,不少人把咖啡小店當成享受“小時光”的地方。一些年輕人把咖啡店當成“會客廳”,以此來滿足社交、工作洽談需求,同時也展現出他們對精致生活的認同感。五分鐘的coffee break承載了社交、放松、提神等諸多屬性,無疑成為汕尾青年品質生活方式的最佳注腳。

具有特色裝修風格的咖啡店。
如今的人們喝起咖啡早已不是腔調,是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之前因為疫情原因,沒辦法出穗,現在趁著休假,到汕尾走走,約上3年沒見的老友,來咖啡小店這里敘敘舊,這種感覺很舒服!”來汕度假的林女士說。
隨著疫情常態化管控后,來汕尾旅游的人明顯增多了,咖啡的銷量也較之前有了上升。
市場“香”氣撲面而來
社交需求與消費水平提高雙輪驅動咖啡發展,為街區高質量發展賦上“咖啡”能。
一方面,我國的咖啡消費連年遞增,相較方便快捷的“快咖啡”,主打體驗“第三空間”的現磨咖啡門店擁有大批忠實擁躉,汕尾人的咖啡需求在2021年汕尾經濟復蘇、消費回暖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許許多多的汕尾熱“咖”青年漸漸在汕尾城區咖啡藍圖上布起星星點點。坐落在海濱大道的“一畝地”“N+輕食咖啡館”“圓周咖啡”等都契合了群體社交需求。

店家為顧客調制咖啡。
黃奕鋒 攝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汕尾本地居民的咖啡消費也逐步增長,以“后起之秀”“希望之星”進而帶動國內咖啡消費量的提高。
據陳店長介紹,伍德工廠開張第一天就“批發”了1000多單的咖啡飲品,當日營業額高達3萬多元。即使是工作日,我們店也是要四個人上班,不然真的忙不過來。
青春“活”力趁勢而歸
汕尾人最不能割舍的鄉土情懷,一句“膠幾人”,會讓一些富有情懷的在外汕尾人回歸家鄉、建設家鄉。
Nicoffee創立于2019年,是汕尾最早一批在城區開咖啡店的,對于“第一批吃螃蟹”咖啡店,老板曾建豪笑著說:“起初從熱愛咖啡文化,到動心返鄉傳播咖啡文化,直至現在,仍然覺得堅持做手作咖啡,選擇回汕尾傳播咖啡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是近年來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咖啡店成為年輕人的“會客廳”。
受到“星巴克”“雀巢”“金拱門”等連鎖品牌影響,人們對咖啡味道的固有印象是苦的。其實,根據咖啡豆的品種、烘焙方法、新鮮程度等多方面的調和,咖啡的風味是多彩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多維度的……
“專注經營好自己的店,這就是一種純粹、一種深沉、一種藝術、一種生活,而我要做的,就是堅持傳播咖啡文化,慢慢提升品質生活。”Nico咖啡店的定位主要以傳播咖啡文化、引導汕尾本土群眾了解咖啡文化,著力讓咖啡文化影響生活品質提升。對于新生的自主、網紅咖啡店,老板絲毫不懼危機感,更是感慨、開心,越來越多的“小咖主”將咖啡文化慢慢滲透到汕尾城區各個角落,進而一點點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
街區消“啡”態勢迸發
“大城小店,小城大店。”陳店長這樣告訴筆者。
在今年1月31號,第一家小店PeterWood在鳳山街道鳳苑路正式營業,主打“精品咖啡”“定制化”咖啡,根據顧客對前調、中調、后調等的具體要求為其提供“自定義空間”,頗受年輕群眾喜愛。
在幾個月的運營后,該店老板順勢盤下了坐落于海濱大道的一個“木材加工廠”,是汕尾城區營業面積數一數二的咖啡廳,占地約700平方,擁有獨特海景資源、綠化美景的伍德工廠咖啡店自4月30日全新開張,放松身心、享受咖啡和戶外的共享場景及工業風裝修吸引過往的群眾。

午間時分,在咖啡廳享受“慢”時光。
店主介紹,他已經在汕尾開了兩家店,根據目前疫情后經濟發展形勢,將在汕尾或其他城市開第三家、第四家咖啡店,打造城市品牌聯動效應。
打卡小巷里的咖啡店,成為新興餐飲新業態,也折射出城市群體需求的多元化,印刻出市民對消費的升級。以咖啡為主題,融合美食、旅游、露營、萌寵等多種元素的包容性極強的咖啡文化,正在吸引了一眾年輕消費客群前來體驗打卡。
品質十足的消費大餐也為咖啡經濟注入新動力。咖啡帶給人們的不止是生活休閑娛樂,還能融合時尚品牌、潮牌聯名、空間設計靈感、旅游商貿等。比如,在鳳山媽祖廣場“暢游善美之城·‘五一’全民樂購”活動中,鳳山街網紅咖啡“Moment”給游客留下咖啡自主品牌特色,給帶來咖啡文化、商業發展融合帶來驚喜。

周末時分,市民在咖啡店品嘗咖啡。
黃奕鋒 攝
有些店雖身處老街區,卻帶來了消費新活力。需求側拉動與供給側升級,群體的生活需求及大勢所趨,共同推動著城區咖啡行業持續發展。在近兩年的發展基礎上,涉及咖啡豆的種植、采摘和初加工、深加工以及各類自主品牌上、中、下游全鏈條都是城區咖啡行業發展的“巨大潛能”。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會不時地聞到咖啡飄香。城區咖啡密度最高的街道、初具規模的咖啡經濟,也折射出我市在深耕營商環境優化、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等方面的治理精度與服務溫度。咖啡店的發展,正以其獨到的形式激發城市活力,提升消費熱度,帶動我市旅游、文創等產業的發展。
鳳山街道作為城市商貿中心,也正努力建設商、文、旅相融合的美麗街區上持續發力,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切實為汕尾城區高質量繪就“百千萬”發展藍圖持續賦能。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鳳山街道辦提供)
來源:汕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