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實驗小學五年級(6)班 潘曉瑜
4月20日下午,汕尾粵海水務聯合汕尾日報社組織20個家庭開展了“一滴水的奇妙旅程”參觀活動,帶大家了解來自大自然的一滴水的奇妙旅程。
第一站我們來到赤沙水廠,20個家庭在這里匯合、簽到、合影并領取安全帽,然后一起在園區內的宣傳欄前聽工作人員簡單介紹粵海水務在汕尾的水庫、水廠和管線的分布,講解完后我們分為紅藍兩隊分頭參觀。
水廠的工作人員首先帶我們沿著樓梯走上一個巨大的露天沉淀池,我們沿著水池中央一條狹長的通道往前走。一開始水是有點渾濁的,但隨著水流的前進漸漸清澈起來,到接近水池的末端時,已經像馬爾代夫的海水一樣清澈見底。
橫穿整個沉淀池后我們來到辦公大樓的實驗室,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跟我們講解了自來水消毒的原理,原來是通過特殊的化學藥劑將水中的有害物質清除掉。他還給我們pH試紙檢測水的酸堿度,這時我才知道原來水是有酸堿度這個概念的,最適合飲用的酸堿度在7左右。試驗后我還要了幾張pH試紙,因為我想帶回家給讀高中的哥哥測試一下家里自來水的酸堿度。
參觀完水廠后天氣驟變,下起了大雨,但大家依舊熱情高漲,驅車前往下一站東部水質凈化廠。經過30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們進入了凈化廠的園區。這里綠化特別好,弧形的現代建筑,黝黑的柏油馬路,路邊全是草地,花園里開滿了花朵,還有一個像太極圖的淺水池,聽工作人員說這象征著水在自然界的循環再生,寓意深遠。
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凈水廠是粵東首座全地埋污水處理廠,所有的處理過程都在地下進行。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通過步梯走到地下大概三層樓的深度,步出樓梯頓時感覺豁然開朗,眼睛可見的空間很大,快趕上市里最大的商場了。講解員告訴我們,污水是通過市政污水管道到達這里的,再經過三道格柵的攔截和過濾,去掉各種大小不同的顆粒,隨后污水進入反應池進行生化處理,再通過二沉池把污泥和污水分開,多余的污泥會去到脫泥車間被壓成泥巴通過貨車拉去焚燒,而污水會再到磁混凝沉淀及反銷化濾池進行深度處理,最后再用紫外線燈和消毒水消毒,污水就處理完成了。
看完污水處理車間,我們回到地面的中控室,這里和水廠一樣有一個超大的屏幕,可以實時看到工廠不同崗位的情況,而且有很多操作可實現全自動化的。
走出中控室,我們來到一個空曠的展廳,工作人員在這里準備了各種液體和試管以及顯微鏡、電腦、大顯示屏等。他們先給我們演示了污水變清的操作步驟,然后調整好顯微鏡,讓我們通過大顯示屏觀察污水包含了哪些物質。講解完我們就排隊做污水實驗, 按照顯示屏上提示的步驟操作,體驗污水的處理過程,聽工作人員介紹,處理后的清水是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可以用來給農田澆水或者排入大海,不會污染環境。
做完試驗,工作人員讓我們去會議室集合。一進入會議室,我們就沸騰起來了,因為桌面上擺放著一份份零食、水果和飲料,主持人還準備了知識搶答環節,搶答正確有禮物。
搶答環節結束已經是傍晚6點多,我們也該啟程回家。今天真是收獲滿滿的一天,學到了好多知識,深刻認識到水的重要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