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作為全國最早實施海洋發展戰略的地級市,汕尾的發展始終與海洋息息相關。發展海洋經濟是汕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當前,汕尾正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綠色能源、臨港制造業、現代漁業、港航物流業、濱海文旅業 “五部曲”,奮力譜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交響樂的華彩樂章。廣大海洋經濟一線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辛勤勞動、揮灑汗水,為我市高能級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壯大海洋經濟奉獻力量。
汕尾市國泰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國家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業務范圍涉及現代農業產業園、海洋牧場、水產養殖加工銷售、旅游項目投資開發等。近日,記者走進汕尾市國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采訪了該公司董事長助理、2019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群芳,聽她講述如何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帶領同事們一起奮斗的故事,感受她在愛崗敬業中歷久彌新的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與漁業結緣,對李群芳而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李群芳是一個“新汕尾人”,她是外來媳婦,于2013年因家庭原因從深圳辭職回到汕尾工作;她也是一個“老汕尾人”,對汕尾的漁業文化著迷,利用崗位優勢,深挖漁業文化內涵,在做好工作的同時,自覺當起了海洋漁業文化的傳播者。
李群芳為人謙和友善,對工作認真負責,做事原則性強。剛開始,為了對公司業務有更清晰的了解,李群芳主動申請到一線各崗位去蹲點學習,以期更好開展工作。作為董事長助理,除了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外,她還積極主動地完成一些臨時交辦任務。她充分運用良好的管理經驗對國泰進行規范化管理,改變以往較為松散的管理模式,有效促進該企業的人事管理從傳統向現代轉變。
工作中,李群芳以身作則,吃苦能干又熱心,切實關心職工生活,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贏得企業領導和員工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被推選為公司婦女主任、工會主席,獲得了“城區三八紅旗手”“汕尾市三八紅旗手”“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這些年來,李群芳立足崗位,守正創新,把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深入、更具體,最大程度地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到日常工作中去。2022年,在市總工會的指導下,李群芳創建了“李群芳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利用該平臺激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新實踐,帶動一線職工提升技能素質,扎實做好海產品文章,為汕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伴隨著全國各地工業旅游的興起,國泰打造了“汕尾山海相約工業之旅”旅游路線,李群芳在這個過程中當起了“主角”,負責推動路線中重要節點——國泰海洋科技館的規劃設計、落地實施。憑著對海洋的一腔熱愛,依托國泰海洋科技館,李群芳“化身”講解員,讓更多的人了解汕尾漁業文化、熱愛海洋。
國泰海洋科技館位于城區香江大道西段,是一座有著現代造型的海洋科技館,集汕尾漁業概況、海洋知識科普、現代3D立體投影、學生研學于一體。在這里,參觀者可以了解汕尾漁業產業經濟發展歷程,參觀各類海洋生物標本,等等。李群芳說,汕尾海岸線長,礁湖眾多,資源豐富,海產品種類繁多,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回歸到漁業文化的層面。她認為,這些漁業文化非常有價值,這也是國泰打造這個海洋科技館的初心。
在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工作中,李群芳收獲了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對汕尾這座城市的歸屬感。她以公司的發展為己任,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近年來,國泰大力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深海網箱養殖,以及建設萬畝海鱸養殖基地,樹立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的‘大食物觀’,耕海牧漁,建設‘藍色糧倉’;成立‘華工大-國泰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中心’,專心專注做水產品預制菜研發,提高水產品附加值,打造一條從養殖到餐桌的完整水產全產業鏈,打造健康營養美味的汕尾美食。”李群芳在介紹公司發展情況時,一言一語間充滿了自豪感。
她還充分發揮勞模“傳幫帶”作用,通過對企業員工開展培訓,以及推動該公司深入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農科院、南海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展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全面提升企業人才隊伍的培養。目前,國泰自主研發的專利發明有11項,掌握了水產養殖、加工、保鮮等核心技術。
建功“三六九”,勞模當先鋒。李群芳表示,作為汕尾市國泰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員,將與該公司榮辱與共,在“興海強市”示范工程中當好先鋒,講好汕尾海的故事,做好粵海糧倉的引領,大力發展汕尾海洋產業與海洋經濟,為汕尾高能級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作出貢獻。
汕尾日報記者 鄧良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