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員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
又是一年春草綠, 一年一度清明來。連日來,市民到烈士陵園、公墓山祭奠先烈和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和緬懷之情。與往年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市民使用鮮花、水果等方式祭掃,無煙祭祀、綠色文明祭掃漸成主流。
鮮花代替紙錢
文明祭掃成共識
4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城區鼎蓋山革命烈士陵園,只見陸續有市民攜帶花束或花籃前來緬懷先烈,陵園內莊嚴肅穆。
連日來,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鳳山街道光明香洲小學、啟津小學等多個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參戰退役老兵代表、學生代表到烈士陵園掃墓,在烈士紀念碑前,全體人員肅立,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三分鐘,并向烈士獻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截至4月4日,城區鼎蓋山革命烈士陵園共接待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及學校60多個單位,參加祭掃人數近萬人。
除烈士陵園外,公墓山也是清明節祭掃的主要場所。在城區殯儀館、市區橫嶺陵園、海豐縣赤坑鎮福安公益性公墓等地,倡導綠色文明祭掃的橫幅隨處可見,不少市民手持鮮花代替以往的紙錢、紙扎品等傳統祭品,成為一道文明的風景線,綠色文明的祭掃方式已成常態。在市區橫嶺陵園的革命烈士碑區域,前來祭掃的市民何先生說:“今年不燒紙了,放一束花、倒一杯酒以表達哀思,心意沒變,這更加低碳環保了。”墓區管理工作人員表示,通過近年來媒體的廣泛宣傳和倡導,鮮花祭掃、綠色祭掃觀念得到民眾的普遍接受,大多數市民都是手持鮮花前來祭掃。
隨后,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花店了解到,自清明節前一周開始,祭掃類鮮花的預訂量逐漸變多,今年的銷量同比往年增加很多,主要以白色、黃色菊花為主。花店里擺放著各種菊花,單支、花束和花籃等各種樣式的鮮花供顧客選擇。
此外,網上祭掃也成為一種興起的祭掃方式,大家通過上網獻一束花、發表一篇感言的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和崇敬之意,共同踐行文明祭掃,如:清明節前后,城區開展“緬懷先烈、鮮花送烈士”的網上祭奠英烈活動,市民朋友可通過關注“善美村居”“粵省事”等網上祭掃平臺服務,居家追思、網絡祭掃、書寫寄語等方式緬懷先人。
綠美祭掃新風尚
清明時節更“清明”
近年來,我市倡導文明祭掃,共建“綠美清明”,特別是在清明節期間大力開展殯葬移風易俗宣傳,開展“植綠獻花、寄思先人”的“綠美祭掃”活動,動員社會各界、群眾通過認捐認種、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等文明安全、綠色環保的方式緬懷先人,弘揚厚養薄葬殯葬理念,助力“百千萬工程”,為綠美汕尾生態建設增植添綠。
在陸豐市南塘鎮潭頭村森林防火卡點,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在村主要路口分發宣傳單,普及森林防火常識。該村還準備了1000朵鮮花和540棵塔松樹樹苗免費發放給上山掃墓的群眾,引導群眾改變傳統祭掃習慣,提倡用鮮花代替祭品,摒棄燃放鞭炮、焚燒紙錢等行為。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清明掃墓為契機,用鮮花代替祭品、用植樹代替焚燒紙錢的方式,廣泛發動宣傳,讓村民自覺愛護綠水青山,見縫插綠種上樹苗,為綠美行動貢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節前,市民政局開展“綠美祭掃”活動,發出《汕尾市2024年清明期間安全祭掃倡議書》,倡導廣大市民通過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等形式參與植綠護綠興綠活動,以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等文明安全、綠色環保的方式緬懷先人,共建“平安清明”“文明清明”“綠色清明”。該局通過“綠美公墓”示范點建設,在全市范圍內打造5個“綠美公墓”示范點,推動全市墓區綠化率達到65%以上。該局還在海豐縣葫蘆山陵園開展以“打造綠美公墓助力綠美汕尾”為主題的植樹造林活動,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掀起“綠美公墓”建設熱潮。據了解,全市殯葬服務機構共植樹6100余株,栽種花草15000余株,有效改善機構內綠化美化和生態景觀。
汕尾日報記者 彭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