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典”帶面 攻堅加速強鎮興村
○本報評論員
“頭號工程”不放松,“頭等力度”再沖鋒。日前,全市以省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建設為主題的“明珠六號”“明珠七號”攻堅行動吹響號角。在實施“百千萬工程”一年開局起步取得佳績的基礎上,汕尾如今又邁上了加速推進的新時段。
高質量發展是區域、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奮進之路。省委提出“再造一個新廣東”,其中最緊要最迫切的任務就是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最重要最關鍵的抓手就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近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蘊含的邏輯啟示,謀一國、一省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市一縣一鎮一村的發展;有了一村一鎮一縣一市的高質量發展,才有一省一國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實施“百千萬工程”,實質上是對中國式現代化愿景、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細化詮釋和具體任務分解,是加快汕尾實現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突破口,是扎實再奠基、“再造一個新汕尾”的大機遇,使汕尾在奮進新征程的方向、目標、路徑、責任愈加明確。開局一年多來,汕尾緊緊圍繞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著力聚焦強縣、興鎮、富村,聚焦縣域美、圩鎮美、鄉村美,聚焦黨建強、文明興、基層穩,全力寫好“大發展”“大建設”“大治理”三篇文章,全市上下以“一刻也不能等、一刻也不能停、一刻也不能慢”的自覺,實干苦戰掀熱潮,強內力、借外力、挖潛力、激活力,自我加壓、積極創新,搶抓風口、爭先創優,高分答卷,令人矚目。
實施“百千萬工程”,涉及之廣、影響之遠、難度之大非比尋常。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千萬工程”,逐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城鄉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鄉村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持續改善,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促進了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藍圖變實景,是20年持之以恒艱苦奮斗的結果!20年里,浙江始終把“千萬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保持戰略定力,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積小勝為大勝,接續奮斗不停歇、鍥而不舍抓落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工作的導向,真抓實干的歷程,貫穿的往往就是攻堅克難。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志不求易,事不避難”這句古話,意思是立志不求快捷成功、做事不避艱難險阻,他是強調,目標若很容易實現則成不了大事,不經歷風雨難以取得進步。汕尾奮進“百千萬工程”的舉措和步伐,正可印證這話的道理。從奮力“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到眼下全力“做實做強西承東聯橋頭堡 全力打造東海岸重要支點”的汕尾,在推進“頭號工程”的每個時間節點,都拿出了“頭等力度”的行動,就是“‘明珠一號’攻堅行動”至眼下的“‘明珠七號’攻堅行動”。這個命名,“明珠”之志向與“攻堅克難”的自覺、意愿,可謂珠聯璧合的統一。從“明珠號”系列攻堅行動所取得的成績看,這個“頭等力度”確實是極緊要的好招,要久久為功接力不輟開展下去。
“明珠六號”“明珠七號”,瞄準的是典型鎮村的培育建設,這兩個攻堅行動的完成,以“典”帶面,必將大大推進汕尾全域鎮村的崛起、振興。正如《再造一個新廣東》所描述的:“當鄉村的‘血管’全部貫通、城鎮的‘動脈’暢通無阻,縣域的‘肌體’必將更加健康。那時的廣東,將是徹里至外的燦然之新,強富綠美新縣域遍地開花,多彩多姿美麗城鎮鱗次櫛比,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舉目可見,南粵大地處處山河錦繡、和順致祥,父老鄉親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美好的圖景令人神往。”這是對未來的眺望,也是我們正在用腳奔赴的榮光。
鎮村是基層終端,強鎮興村,要面對的困難愈多、難度愈大。“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攻堅克難,核心還在于,要堅持黨建引領,完善、夯實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持續煥發“四有”獅子型干部隊伍的好作風、戰斗力。要傾心傾力扎實做好“入戶聯心”,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行動和成果,讓人民群眾在更多更明了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中,不斷激發起參與建設美麗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