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堅
去亞洲村,是奔著看鳥去的,看萬鳥歸巢。于是乎,一幅天地被夕光染紅,一萬只鳥兒用翅膀托著余暉,在一片濕地上面飛翔,嬉戲的情景就在腦子里面生成了。于是乎,群友開始心動,雀躍向往。
然而,到了亞洲村并沒有看到“萬鳥歸巢”的景觀。村里的大叔說,鷺鳥要每年的三月份到八九月份才飛來。飛來時,有很多很多的鳥在天上飛,遮蔽了半個天空,熱鬧又壯觀,賞心悅目,令人難忘。后來,因為有一些人來這里打鳥,近幾年來的鷺鳥也就越來越少了。可見,鷺鳥也是有靈性的,它們也知道要找一處安全的居所,親近對它好的人,而遠離危險和敵人。
亞洲村名字很大,面積卻很小,位置又偏僻,在紅草鎮埔邊西北側約13公里處,估計是汕尾紅草鎮里面最小的一個行政村了。以前,它原是一個小海島,距離陸上約2公里,是紅草鎮“五葉蓮山”前的“九洲”之一。
沒有飛鳥,這讓沖著它而來的我們有了小小失望。如今,亞洲村的土地大多已劃入紅草工業園。這幾年紅草工業園正在開發建設,一個工地接著一個工地,棟棟大樓席地而起,氣勢直逼云霄。我們在途中看到,有工人在施工建設,也有的在灑水平地。進去亞洲村,要經過一段泥濘顛簸的路。坐在車上,我一度懷疑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但是帶路的是一個老司機,我也就安下心來坐在車上了。
好不容易到了亞洲村。這里別有一番洞天,寧靜,空氣清新是該村給我的第一感覺。下得車來,只見綠樹婆娑中,一條村道筆直向前延伸,它的右邊屹立著幾排還算新的泥房。泥房的前面,是一畦畦菜地,厚實的泥土上面,冒著一棵棵品種不一的青菜。幾只小狗懶洋洋的趴在地面上曬太陽,老母雞三五成群在菜地周圍找食,悠閑地踱步。四周靜謐,這小小的村莊,被陽光籠罩著,一片祥和。我們在村口站著,清風徐徐,有種淡淡的青草混著泥土的味道撲鼻而來。這是下午三點鐘,人有點微醺的感覺。大伙就那樣站著,甚至不忍邁開步伐,仿佛怕驚動已經入夢的人。
“我們進去村莊里看看唄!”朋友的聲音打破了寂靜。于是,大家如夢初醒般,跟在他后面,三三兩兩往村莊的方向走去。村莊的前面有村民的祖祠,地面上還有一口水井。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圍上去,低下頭來觀看。這是一口蓄滿水的井,帶著一股涼氣。我們在清澈的水中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頭像。風吹過,我們的影子隨波而動。朋友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了起來。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村民都是飲用井水的。記得我以前在外婆家住,也曾經去井口打過水,那井水別提有多清涼了。我抓著繩子的一端,把桶放到井里,然后用力把桶側翻,水就能進入桶內。我用力一拉,裝滿水的桶就乖乖地被我打上來了。那時候的井口,充滿了歡聲笑語。村里的女人在那里洗衣服的,挑水的,熱鬧極了!而今,在這里,也不見來打水的人了,村民們都搬出村莊,到城市去謀生了。只有這一口水井,靜靜地呆在這里,像個句號,也像老一輩們盼望兒孫回家的深邃眼瞳。
村莊約十排房子,估摸也就一百多戶人家。村莊的巷道很整齊,房子還算新,但有些墻體也是掉皮了。房子大部份已沒人居住,都是鐵將軍把門。一把生銹的鎖,鎖住了過往在這里發生的一切。有的已經廢棄不用了。天井里面,長滿了不知名字的綠植。從一個個殘破不堪的四方形的窗子往里望,陽光斑駁,青草與朽木相映成趣,仿似一幅藝術抽象畫,很是唯美。
村子雖小,五臟俱全。亞洲村委會辦公樓就在村口的地方。村委會門內墻上也張貼了“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等宣傳標語。雖然是周末,村委會還有人值班。村干部一聽我們過來觀光,很是熱情,招呼我們入內喝茶,并向我們介紹了亞洲村的情況。據他說,亞洲村村民生活大多富裕,眾多村民已搬遷到城鎮居住,目前留在村里的只有六戶人家,昔日熱鬧的村莊變得十分幽靜。他繼續說,下來政府對這里將有新的規劃。亞洲村緊鄰長沙灣和紅草開發區,地理位置好,環境優美,適合謀劃開展農家樂旅游業,振興集體經濟,帶領村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展望明天,村干部喜形于色,充滿希望。
在村干部的引領下,我們沿著村道兩邊,都是花草樹木。有朋友見到了洛神花,其訝異不亞于發現新大陸。洛神花也叫玫瑰茄,據說它的用途很廣,可以泡茶,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還可以補血,改善睡眠等等。它的形狀象風干的玫瑰花,我們都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捧著它愛不釋手。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牽牛花、野菊花、梅花,香蕉和伸出墻頭的火龍果。伴著一路清風陽光,我們的歡叫聲,談話聲飄落在古樸的村道上,時光慢了下來,我們仿佛走進深山,暫時忘卻了塵世的煩憂。
夕陽的顏色漸濃,歸家的鐘聲又敲響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坐上車,欲打道回府。出村途中,我們在車上,看著亞洲村在車后飛快的倒退。夕陽如一個紅色的球,掛在天邊,藏在高高的芒草中,倒映在湖里;看著三三兩兩的白鷺在水里的浮木上站著,如一個個雕刻的藝術品,一個個長長的樂譜;看著大爺在小木船上拖著長長的竹竿作業;看著開著摩托車的年青人飛一般地開進那一抹金色中……雖然此行沒有看到鳥,但是我看到了一個村莊的變化。此刻,我的心里仿佛有一雙翅膀,正在慢慢地張開,往很高很高的天空,飛去……